传统智慧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第七章补益剂—补气—补中益气汤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18g) 甘草炙,各五分(9g) 人参去芦,三分(6g) 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3g) 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6g) 升麻二分或三分(6g) 柴胡二分或三分(6g) 白术三分(9g) 365站群【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做丸剂,每服10~15g,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图片 图片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补中益气汤,既是常用方,又是代表方。前面讲了参苓白术散是脾虚湿盛,也涉及脾湿下流,脾湿下流这种泄泻、带下。补中益气汤,李东垣所讲也有脾湿下流,但这两方治法上是差别很大的,有很多类似症状,但治法上却有很大不同。 图片 图片 病机分析: 补中益气汤的病机为脾虚气陷,用升阳举陷治疗脾虚气陷,这个概念是李东垣建立的。当然后世的张景岳、张锡纯在此基础上,都相应制定了一些方,像举元煎、升陷汤,但一般都承认补中益气汤在治疗脾虚气陷上是一个开创。在甘温除热法方面,在治法上也是个开创。这当中他建立了一个“阴火”的理论,很多人非常重视地在研究,但到现在说法还没有统一临床的主治和这个方的组成,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李东垣书里的“阴火”,说得很多,他的几本书里到处说到阴火,用它来解释“气虚发热”,一共说了四十多个地方。“阴火”,一看肝火也有,胃火也有,肾火也有,他都叫阴火。这些不作为本科讨论的重点。 主治、临床运用涉及哪些方面?主证是脾虚气陷证。气的五大功能中有固摄功能,气陷,本质上是失于固摄,表气不固,气不能固摄则自汗。气机下陷以后形成的泄泻,下陷我们就要升举,体表失固,我们就要固摄。补中益气汤所主治证候的病机是脾气虚以后,侧重在固摄方面的功能降低。那固摄哪些东西呢?其实它临床主治涉及固摄气、血、津液,还包括肾精的精。各种气、血、津、精、神,以及脏器的疾病都涉及这个方的运用。 补中益气汤的主治,第一组,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包括面色萎白或萎黄,这是一组基础的脾虚见证。教材主治里面,除了基础脾虚见证之外,它有一组气陷以后脏腑下垂的表现。人是直立的,气机的固摄力量不够,可以出现脱肛、子宫脱垂,中医过去叫阴挺下脱,属妇科。那胃下垂呢?古代没有X光,过去描述叫脘腹坠胀,但很多是指的胃下垂。第三组是气虚不能固摄津液、血液的症状,包括皮下出血,补中益气汤经常用于气虚不摄血出现的皮下出血,现代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用补中益气汤也是很好的。可以有气短,还可以有自汗,自汗也是一种津液不固;可以有早上起来一阵头晕,眩晕,清阳不升。所以固摄是多方面的,精神、神志疲乏,神志恍惚,这种升举固摄,也能固摄心神。所以说脾虚气陷,不能简单看做脏腑的下垂,或者久泻、久痢、崩漏这几样。固摄是涉及人体里的组织,在失固以后不能维持一定部位,以及基础物质气、血、津、精、神等多方面的失摄,所以有两部分构成。我们教材把气虚下陷失血、脏器下垂和基础气虚见证并列为三条,三个部分,实际上应该是两个部分。 关于气虚发热证,这是历来讨论比较多的。李东垣把这种虚火、虚热叫做阴火。《内外伤辨惑论》里提到“阴火者,心火也”,他就联系到心,但是再一翻他那四本书,《脾胃论》、《医学发明》、《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这四本书里,到处都在说阴火,阐述各异,所以到现在搜集他写阴火的资料越多,就越弄不清他说的什么。最后人们概括他讲得比较直接点的,就是一种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郁遏下焦阳气,化火上攻。脾虚清阳下陷,脾湿水汁下流,下焦是元气所在的地方,脾湿郁遏下焦阳气,化火上攻,这造成一阵燥热,这种气虚发热。这是他所谈的。我们现在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脾虚清阳下陷。脾虚清阳下陷是指脾虚清阳下陷在下焦,郁而化热。提法上有点差别,但都跟脾虚,水湿有关。现在临床上怎么把握这个呢?实际上这种燥热都在上午发生,活动一下,一阵燥热,伴随出汗,休息一下就好一些。热的程度不重,往往手心有点热,手背不热。这个要和外感发热相区别。 临床上对气虚发热的描述挺多,但我最有体会的就是说这类发热有个特点:上午发热居多,而且还有遇劳则发。这类体质病人他不是说劳动强度要很大才发,而是稍微活动,他身上就出现了燥热,而且这类热往往不是以体温升高为特点。譬如小建中汤里说的发热,稍微坐一坐、静一静,它就没有了。从发热特点来说,很多参考书上强调手心热为主,而且补中益气汤证发热还有一个特点,一有燥热来,它伴随一定有汗出,汗出气短,这是对气和津液的固摄力量减弱了。所以通过健脾益气,升举清阳,脾湿不下流了,这个原因减除了,燥热就可以得到控制,是这个意思。这类气虚发热,要甘温除热,大家临床经验不同,我体会遇到的气虚发热体温都不是很高的。但遇到过用当归补血汤时正是有一例体温比较高,39℃以上。病人在住院,发热一周反复、西医和西医院的中医科控制不下来,我当时判断就是结合有气虚、发热、血虚、阳浮,所以用了当归补血汤加减。说到甘温除热法,这个方是个代表方,像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都是李东垣制定的。这两个方都是甘温除热的一个代表,用药也是以甘温为主,但是大家比较公认补中益气汤是代表方。小建中汤也体现了甘温除热,但是不作为代表方。 图片 图片 方义分析: 这个方,是四君子汤,去掉茯苓作为基础的,而黄芪,在方中比例较大,其他都用几分,很少一点。李东垣整个习惯用量都很小,补中益气汤总量才用到两钱八分到三钱多一点之间,就相当于现在整包药在10g左右。但黄芪比例是最大的。一般用补中益气汤来说,黄芪量大,固摄力量才好。黄芪跟人参用法不同,两者都能补脾肺之气,但黄芪有比较明显的一种固摄作用。而且黄芪功效多面,可以治水肿,还可以托里排脓。用于固摄,用量比例较大。如果要补脾肺之气,一般用量就够了。我们用黄芪,要强调它的固摄作用,那起码要用15g以上。四君子汤加黄芪去茯苓,这一组益气,黄芪用量比例偏大,增加固摄作用。 陈皮舒展气机,理气又能化湿。当归能够养血,因为血虚、气虚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不足。既能养血,又能活血。那陈皮、当归的应用使整个方剂补而不滞。升麻、柴胡,前面多次提到,它们体现出肝脾气机的升举,保证在益气基础上这种升举作用,而且用量小,能够升发清阳,升发肝的清阳、脾的清阳。20世纪70年代就做过这方面实验。当时的实验就是用这种类似于人脏器下陷特点的模型。用升麻、柴胡和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这两组比较,同时又用这两组药合方来观察,这样的三组比较结果如何呢?单用人参、黄芪这一组,有升举作用,但升举作用维持时间只有4~6小时,维持时间短,力量小。升麻、柴胡组呢?单用这两味药来升举,很奇怪的,没有升举作用。这两个方合起来以后,升举作用比较明显,持续时间也长,两三天作用还在,以后慢慢地作用消退,这个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整个方八味药,是益气升陷相结合。再用当归和陈皮,理气和血,照顾比较全面,就成为一个名方,很多药厂都生产补中益气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