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方案 “假热真寒” 和 “假寒真热”
重要声明:本公众号为个人学《伤寒杂病论》的交流平台,不接受原文文字以外的任何咨询,如有不适请自行求医! 图片 原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续)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病人身大热 这是说病人体表有热 反欲得衣者 但却感觉寒冷想加衣服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前文讲过,太阳病往往发热恶(wù )寒 后续还会讲到,少阴病也可能发热恶寒 都属于这种情况 提示体表皮肤腠理虽热 但内里相对虚寒 还有一种情况 里寒较盛之时,阳热浮越于外 体表会呈现一些热象 比如面部红赤,身体反而不恶寒 这叫“里寒外热”或“假热真寒” 通脉四逆汤证就是如此 这属于阴证里寒较重的情况 后面少阴篇、厥阴篇会讲到 要注意和本条所言的异同 相反地,如果病人身大寒 病人身上冰冷,手脚冰冷 反不欲近衣者 他反而不想穿衣盖被,一直喊热 这提示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也就是说有里热 表寒是因为津液被热结所阻 这种情况可以称作“假寒真热”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云: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欬,手足厥者,必苦头痛。” 说的就是“假寒真热” 白虎汤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又云: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欲去衣被”提示内里阳气渐复、热胜于寒 所以病情向好,可治 反之则不可治 可与本条参看 总结一下本条的要旨 临证之时不能光看表面现象 病人身热不一定真的里热 病人肤冷不一定真的虚寒 应全面观察整体判断 明末名医喻嘉言有个里寒外热医案 非常有启发意义: 病人外感风寒六七日 身上发热,眼睛发红 把家中门户大开 直接躺在地上也不觉得凉快 翻来覆去烦躁不安 甚至想要投身到井水里去降降温 当时另外一个医生见其身热目赤躁急 主张赶紧用承气汤 但是喻嘉言诊其脉 365建站发现脉洪大无伦,重按却无力 并观察到他口渴想喝水 水端到面前,却又放下不喝 于是判断这是假热真寒、阳脱危候 指出当以四逆辈急救其阳 否则天气闷热欲雨 一旦大汗亡阳则难救 若以承气类重劫其阳 则更是雪上加霜难以挽回 当即力排众议以姜附参草煎成冷服 一服后病人寒战不已,戛齿有声 以厚被蒙头盖脸仍觉得冷 要他把手伸出被子外面把脉都不肯伸 阳微里寒之状这才显露 二服,即微汗热退而安 日本汉方家星野俊良也有一个类似医案: 一位50岁体瘦妇人有胆石症病史 近日复发,出现心下剧痛 疼痛放射到背部、胸部和肩胛部 发热38°C,脉浮而有力 舌干,苔白而不厚,舌边红 非常口渴,时时用冷水漱口 腹部稍软弱,右侧腹直肌稍微痉挛 右侧胁下摸到拳头大小硬结 ![]() 食欲差,恶心呕吐,大便1日1次 星野俊良一开始使用小柴胡加石膏汤 结果病人口干舌燥加重 右侧胁下压痛 心下部变得坚硬,胸胁苦满增加 右侧腹直肌痉挛也严重了起来 大便也秘结了,什么都恶化了 于是投以大柴胡汤加石膏 结果病情还是恶化 这时星野俊良从头考虑这个病人 刚开始的时候腹部软弱 只有右侧胁下有硬结而已 但服用了这些方剂之后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反而心下、胸胁、腹直肌都变得紧张起来 反复思量后改用小柴胡汤合大建中汤 只服1贴,口干舌燥就明显改善 再用此方,胁肋部硬结也好转 其他症状也跟着消失了 这个案例实际也是里寒外热: 口渴欲饮水 但是冷水到嘴里却咽不下去 只能漱漱口缓解口渴 提示表面热象乃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因此用柴胡剂加石膏清热则病情加重 合用温里剂大建中汤病情就很快好转 从星野俊良的诊治过程来看 后来改用温里剂是对路的 以上两个医案有一个共同的细节 口渴却喝不下水 如果忽略掉这个细节 很可能误治造成严重后果 幸好星野俊良及时反思调整方略 幸好喻嘉言观察仔细当机立断 所以我反复和朋友们强调 中医必须面诊,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远程求诊 医生只有全面观察及时跟进 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远程无法把脉 舌苔照片也会失真 你自己观察和描述的 和医生能观察到的 往往会有一些偏差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性命攸关不可图省事 不可当儿戏 以上11条可以看作太阳病总纲 宜反复揣摩研读 下一条才进入具体病证的治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