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 寒凝胃脘证:中医治疗寒凝胃脘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一,寒凝胃脘证:胃脘冷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是寒邪凝滞胃腑。 寒凝胃脘证是中医的一种证候。
寒邪侵犯胃脘,使得胃气凝滞。主要症状包括胃脘部冷痛,疼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还可能出现呕吐清水痰涎,舌淡苔白滑,脉弦紧或沉迟。比如有些人在受寒或者吃了很多生冷食物后,出现胃部像被冻住一样的疼痛,而且多喝热水、热敷后会缓解一些,这就比较符合寒凝胃脘证的表现。 ![]() 二,中医治疗寒凝胃脘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中药治疗
- 常用方剂为良附丸。高良姜味辛性热,能温胃散寒;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可理气行滞。二者配伍可以起到温胃理气的功效,有效驱散胃中的寒邪、缓解气滞。对于胃脘冷痛,能快速减轻疼痛症状。 - 也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方剂加减。若寒凝气滞较重,可加吴茱萸、干姜增强温中散寒之力;若兼见呕吐,可加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 良附丸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1. 剂量 - 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醋洗七次,焙,研)各等分。一般是制成丸剂,如每服3 - 6克。不过具体的剂量使用可以根据病情、患者年龄、体质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 2. 功效 - 温胃理气。主要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对缓解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3. 方解 - 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是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的要药。它可以驱散胃脘部的寒邪,就像在寒冷的胃脘中点燃一把火,使寒凝得解,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擅长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在方剂中,它可以行气滞,帮助高良姜更好地发挥温散的作用。因为寒凝胃脘时,除了寒邪,往往还伴有气机阻滞,香附能够使气机通畅,两者配合,使寒凝得散、气滞得行。 4. 用法 - 口服,如做成丸剂,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用温开水送下。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制成汤剂,每日1 - 2剂,分两次服用。但一般丸剂更为常用,服用方便,药效也比较稳定。 艾灸治疗
- 艾灸能够借助艾叶的纯阳之力,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通常选择中脘穴、足三里穴和神阙穴。 - 中脘穴是胃之募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此穴可以直接温胃散寒;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艾灸它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脾胃功能,驱散寒邪;神阙穴位于脐中央,艾灸这个穴位有回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对寒凝胃脘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站群论坛 食疗
-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来辅助治疗。如生姜羊肉汤,羊肉是温热性食材,能温中暖下;生姜辛温,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二者搭配煮汤,能够改善寒凝胃脘证患者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症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