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分享 治慢性肾衰要先治“心”?一个古方变方可心肾同治,告别血液透析
此方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其疗效,而是专于治“心”,兼顾治“肾”,心肾同治。 为什么慢性肾衰竭要先治“心”? 《素问·玉机真藏论》提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 《金匮要略》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根据五行生克理论,肝属木,脾属土,因此治木需先扶土。 同理,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上面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下面属阴。 肾之病,知当传心,治肾应先治心,以防传变。 因为心肾均属少阴经,足少阴肾经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于心,关系十分密切。 同时,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在生理功能上才能协调。 由于心肾阴阳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心或肾发生病变时亦能相互影响,如肾的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证候。 站群论坛此外,《素问·生气通天论》对肾病及心也有一定阐述,如“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等。 见微而知著,见危而知机,补肾水和温心阳相互配伍,心肾同治则在战略上守其必攻之处,可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图片 这也暗合现代医学“心肾综合征”,而心肾同治的策略正逐步成为中西医学的共识。 怎么心肾同治? 肾衰药方组成:炮附子/生附子、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白术、茯苓、当归、细辛、干姜; 参以麦冬金水相生以补肾水,黄连、黄芩解尿毒,大便不通则加以大黄通便泄浊,贫血则酌加熟地等补血且随证加减。 强心阳要用生附子,强肾阳要靠炮附子;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 本方之思路传承经典,并非空穴来风。 方中,附子、桂枝等温热药较多,许多老中医也常用桂枝、附子温补肾阳治疗肾病。 本方为真武汤变方,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泛证,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在心衰、肾衰等疾病上也应用甚广,疗效肯定。 ![]() 另外若是胸闷、胸痛明显,可取心俞、肺俞、巨阙、内关或耳针心点等针灸法,合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栝楼薤白半夏汤等加减,标本兼治,可以温补心阳、宣通阴寒痰浊之痹,改善心绞痛等症状。 图片 同时肾阳旺则肾脏动脉血管扩张,可降低肾病导致的高血压,而阳气旺则瘀血自化,亦可温煦脾阳,这也解决了肾性高血压、瘀血和脾阳虚的问题。 此外,西药皆寒,所以当服用过多西药时,就会造成体内过寒而损伤到人体阳气。故治病时,此方也可减除西药的毒副作用和对人体阳气的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