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 【专辑·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刘氏“二步十法”
图片 刘柏龄(1927—2022),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中医学术流派“天池伤科流派工作室”主要创建、传承人。2014年被授予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医骨伤首位)称号。刘柏龄深明经旨,继承家传医技,融各家所长,确立“治肾亦即治骨”学术思想,以“肾主骨、生髓,髓充则能健骨”理论指导临床,并研制出一批新药应用于临床。如“骨质增生丸”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壮骨伸筋胶囊”于2003 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等。刘柏龄应用家传手技结合临床,创立“二步十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点刺“暴伤点”治疗急性腰肌扭伤、“一针一牵三扳法” 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理筋八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等,手法独具一格,疗效卓著,在国内得到广泛公认和应用。导读:刘柏龄先生是为数不多的中医骨伤专业的国医大师,临证强调“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思想。刘老推崇骨伤的手法治疗,认为手法治疗疾病,是先贤们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应当继承与发扬。其在70余年骨伤科医疗实践中,自创了多种风格独特、疗效卓越的理筋手法,在我国北方独树一帜。其手法的特点是“重而不滞,轻而不浮,稳而见准;法之所施,使患者不感觉痛苦”。下面跟大家分享刘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色手法。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刘氏“二步十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步:运用按、压、揉、推、㨰五个轻手法。 按法:患者俯卧按摩床上,术者立其身旁,以双手的拇指掌面侧自患者的上背部沿脊柱两旁足太阳膀胱经之第二条经线,自上而下地按摩至腰骶部,连续3次。 压法:术者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手掌自第1胸椎开始,沿棘突(即督脉)向下按压至腰骶部,左手于按压中稍向足侧用力,连续3次。 揉法:术者单手张开虎口,拇指与中指分别置于两则肾俞穴。轻轻颤动,逐渐用力。 推法:术者以两手大鱼际自腰部中线向左右两侧分推。 㨰法:术者用手背或掌指关节的突出部,着于皮肤上,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经线及督脉,自上而下地滚动(腰部着力,直至患侧下肢足部),反复3次。 365建站第二步:运用摇、抖、扳、盘、运五个重手法。 摇法:术者将双手掌置于患者腰臀部,推摇患者身躯,使之左右摇摆,连续数次。 抖法:术者立于患者足侧,以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用力牵伸与上下抖动,将患者身躯抖起呈波浪形,连续3次。 扳法:分俯卧扳与侧卧扳。①俯卧扳腿法:术者以一手按住患者第3、4腰推,另一手托患者对侧膝关节部,使关节后伸至一定程度,双手同时相对交错用力,恰使患肢做屈伸逐渐升高和略行拔伸的动作,运展的时间稍持久为好。 术后处理:术后卧床休息30分钟后再活动;每天可有规律地做腰背肌锻炼;避免在腿伸直姿势下搬重物,以防突然扭闪腰部,引起病情加重或复发;注意预防感冒,汗后避风冷。 ![]() 二步十法的作用机理:刘柏龄认为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来看,乃属于腰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经气血运行失调所致,而运用按、压、揉、推、㨰等轻手法,使经络气血得以畅通,则骨正筋柔,其痛自止。正如《医宗金鉴》所说,“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又据本病乃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脊髓神经根为其主要原因,只行推摩之法,对本病之治尚恐有所不及,因而运用摇、抖等重手法可以改变腰椎间盘的位置,加宽椎间隙,利用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的张力逼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再通过扳盘等手法分离粘连及受压的神经根。特别是侧扳手法,能使上下两椎体相互旋转、扭错,可将突出物带回原位或使之变小;运法通过徐缓加提,反复直腿抬高动作,而达到松解神经的作用。 总之,二步十法是通过疏通经络改变突出的髓核位置,松解神经根与椎间盘粘连,消除神经根水肿,来改善患侧神经、血管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