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方法 【王静安:哮喘】精
王静安论治哮喘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觀心齋且亭讀醫筆記 2024年11月10日 15:50 河南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咳促气紧为特征的肺部疾患。喘是指气息而言,哮则以声响为名。哮多兼喘,而喘则不一定兼哮。临床所见小儿哮喘,以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为多见。两者病因虽不同,但辨证施治的法则是一致的。小儿哮喘既是常见病、多发病,又是顽固的难治之证。 哮喘的病位在肺。主要病因为痰为热。其发病机理主要在于痰热久伏,遇到诱因,一触即发,反复不已。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肺管因而狭窄,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急促。同时,气体的出入,又复引触停积之痰,是以产生哮鸣之声。造成哮喘发作的因素颇多,但不外乎外在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的结果。所谓内在因素,主要在于肺、脾、肾三脏的失调,痰热留伏,其中又主要是肺、脾两脏。肺为清肃之脏,外来寒热之邪,乘袭于肺,则肺气为之失肃,清肃失职,则气不化津,聚而为痰;肺为贮痰之器,痰阻肺络,气道阻塞,肺气上逆不降,痰随气逆而致气喘痰鸣,正所谓“无痰不成哮”,故急性发作阶段病位主要在肺。若病因为热,痰从热化,是热痰为患,则为热哮;若病因为寒,痰从寒化,是寒痰为患,则为冷哮。也有很多时候病因虽然为寒,但寒邪入里化热,或寒郁化热,而为热哮的。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则运化不健,停湿生痰。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小儿肾气未实,藏精不足,加之肺气娇弱,卫外不固,故遇秋冬或其他时令气候骤变时,哮喘每易反复发作。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哮喘的辨证分型,历代医家虽然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小儿哮喘与成人哮喘有不同之处。小儿乃纯阳之体,或因六淫化火,或因肥甘积滞,热自内生,痰因热动,故儿科临床仍以实证、热证者居多,典型的虚寒证实属少见。因此,这里主要讨论热哮的诊治。 1、发作期 本病在发作期症见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声高息涌,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滑数。 本证的病机关键是痰热气壅,故其治疗主要是清热涤痰,宣肺定喘。方用自拟清热涤痰定喘汤加减治疗。 方药:荆芥9~15g 炙麻绒9~15g 石膏15~30g 黄芩9~15g 葶苈子9~15g 炙百部12g 炙冬花15g 苏子9~15g 苇根30g 炙金沸草15g 神曲15g 法夏6~9g 射干9g 橘络9~15g 山楂15g。 以我之见,宣肺之壅不离麻绒,泻肺之实首选葶苈子;热喘需清,石膏、黄芩必不可少。故上述几味为本方主药。 随证加减:(1)若表证明显者:加前胡9~15g,连翘9~15g,以辛凉透表。(2)痰涎壅盛,苔白腻者:可加用蛇胆陈皮末。(3)腑气不通者:加通大海5~10g,瓜壳9~15g。(4)口渴者:加天花粉15g。(5)舌苔黄腻者:加滑石30g,木通12g,郁金10g。(6)咳而呕者:加瓜壳9g,法夏6g。(7)扁桃红肿者:加腊梅花9g。(8)苔黄腻者:加黄连6~9g,郁金9~15g,车前草30g。 2、缓解期 本病在缓解期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多汗,气候失常时容易感冒,活动后或平时喉间有痰鸣,舌淡苔薄白腻。因为正虚痰伏是本阶段的主要矛盾,故其治疗主要是培元固本。一定要抓紧时机,扶脾益肾,主要是扶脾,补土生金。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故治痰必须理脾,去其生痰之因,以减轻和制止发作,逐步达到根治的目的。主要大法是六个字:健脾、补虚、祛痰。我常用自拟补虚化痰汤治疗。方药:党参9~15g 黄芪9~15g 防风8~9g 白术9~15g 茯苓9~15g 法夏6~9g 化红6~9g 桂枝3g 干姜3g 苏子9~15g 山楂15g 神曲15g。再配合服用自制的贝母半夏散:川贝母10g 半夏曲15g 广橘络15g三药研为细末,用少量蜂蜜加适量温开水搅匀蒸化频服。 随证加减:(1)若大便溏薄者:加木通9g,广香6g。(2)食欲极差者:加白蔻3~9g。(3)汗多者:加五味子6~9g,牡蛎15~30g。(4)面色㿠白、肢冷者:加官桂3g。 【案例】赵某,女,5岁。初诊:1988年4月3日患“支气管哮喘”2年多,多次住院打针吃药(包括激素类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常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近来又因病发来我处求治。患儿喘咳,胸膈胀满,喉间痰声漉漉,呼吸气促,伴有发热,咽部红肿,痰黄稠难咳出,口苦口渴,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自拟清热涤痰定喘汤加味治疗。处方:荆芥9g 炙麻绒12g 石膏30g 黄芩9g 苇根30g 炙百部12g 射干9g 炙冬花15g 炙金沸草15g 山楂15g 神曲15g 法夏6g 橘络15g 苏子9g 葶苈子9g 郁金9g 车前草30g。 复诊:1988年4月10日服药3剂后,哮喘减轻,胸膈胀满消失,舌苔退,纳食稍增。处方:炙麻绒12g 石膏30g 黄芩9g 炙冬花15g 炙金沸草15g 苏子12g 葶苈子12g 冬瓜仁30g 滑石30g 桔梗9g 山楂15g 神曲15g 法夏6g 苇根30g。 三诊:4月27日上方服4剂后,诸症消失,唯喉间偶有痰鸣。遂给补虚化痰汤和贝母半夏散,令其坚持服1月。随访至今未再发。 【临证注意】 (1)对于冷哮的治疗,临床用自拟温肺化痰汤也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方药:炙麻绒6~12g 桂枝3~9g 杏仁9~15g 干姜6~9g 五味子9g 细辛3g 半夏6~9g 厚朴6~9g 木通9g 神曲15g 炙冬花15g 炙金沸草15g。 (2)哮喘时发,正气必虚,除应根据体质和脏腑的虚实予以调补正气,从本图治以外,尚应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外邪侵袭;尽量避免疲劳,徒耗正气;还要慎饮食,薄厚味,从而减少复发。 站群论坛(3)小儿肌肤薄弱,因此外感诱发的机会较多。所以,在发作的初期,须先疏解表邪,宣肃肺气,以防肺气闭郁而加重气喘。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六淫多从火化,故热证居多。若证见咳痰黏稠,色黄而浓,不易咯出时,多属外邪化热,内蕴肺络。若伴有感染或化脓等因素存在,宜及时清泄肺热,解毒消炎。若见喘止喘,非徒无益,只能留邪不解,化火生痰,助邪为虐。 总之,喘因痰热而成,治宜涤痰清热;哮病原有夙根,治当补虚治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